《 时代印记 》——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曹兴章
前言
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,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、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。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,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,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,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,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。“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”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,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。艺术,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源自人民,更应回归人民,为人民抒情,为人民抒怀。
“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,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。”这要求我们,在创作中,要扎根生活,深入人民,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,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,展现人民的风采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也是艺术的源泉。艺术的最高境界,就是让人动心,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、长于斯的土地,文艺才能接住地气、增加底气、灌注生气,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。
“为人民而艺术”,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,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,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。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,是人民生活的写照,是人民精神的食粮。只有这样,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。
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,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,让“为人民而艺术”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,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。
曹兴章,四川万源人,军旅书法家,文艺主持策划师,北京大学书法院胡抗美高研班班长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中国民族画院研究员,桂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,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,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,省直机关工委书画院常务院长,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文联理事,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兼书画院院长,省诗词创业研究会书画部主任。
兴驰砚海 章写风华
——曹兴章其人其书
秋子
初识曹兴章,还是在2000年左右,当时只知道他经常主持各类节目及典礼,在文化圈比较活跃,但凡大小活动,只要有他在场,场面便极为活泛,谈笑风生,妙语如珠,为大家带来诸多乐趣。
后来,因他任甘肃省楹联学副秘书长和书画院副院长,经常一起去采风或参加其他活动,便有了更多的接触,总体感觉是干练又睿智,幽默而有才情,是个令人极为愉快的朋友。
通过几次书法笔会,以及省上的几次展览,发现其书法功力不凡,能看出是从二王一脉相承走下来的正路子。
曹兴章自幼喜好书法,从小临习颜柳大楷,后来为提升书艺,曾在北京大学胡抗美高研班第二、三期学习,徜徉在书法历史长河,进行了系统的学习,对书法理论和实践也深入探索,从技法到探“源”追“古”,通临了大盂鼎、毛公鼎、驿山碑、西狭颂、石门颂等,包抱张旭怀素等大草亦有涉猎,苏轼米芾等行书都试纸千遍,博采众长而萃其精华,为自己书法汲取营养。
兴章对于书法之刻苦,亦是令人钦佩,他有个习书日课的习惯,无论多晚、无论出差或住宾馆都要带上文房四宝,每天完成四尺整纸十张临习或临创作业。也经常在工作之余实地考察观摩碑刻,领略先贤笔意,提升自身书艺。通过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学习,其书法传统功力扎实,以行楷行草见长,用笔沉凝精到、丰润流畅,结体方峻遒劲、法度谨严,无有时下常见的草率和随意,但同时又不见局促拘谨之气,诚为难得。
听曹兴章讲话,是一种享受,哲理、儒学、禅宗无不涉猎且颇有造诣,常令人耳目一新心头一亮。看曹兴章写字,笔笔精到而又洒脱自然,能让人感受到书卷之气。这可能和他的经历有关,他曾在武警部队服役,有着从战士到警官的军旅历程,从事过放映、新闻、摄影,特别是办板报、厨窗文苑和电影海报等宣传工作。这个我亦有同感,时代造就了很多艺术家,特殊的经历总能给人特殊的收获,我们的成长有着深深的军旅文化烙印。
有一次,曹兴章还给我讲了一个他祖上的故事,在四川万源庙垭曹家坝,他祖上有三兄弟,家有一块数十亩田产,父亲承诺兄弟三人谁能考中秀才便分给此田,最早老大成为秀才,便一人独得此田,后来老二老三发奋努力,先后都中得秀才,这块田也就一分为二后又一分为三,三兄弟各均得一份,秀才田的故事便流传至今。兴章亦以此为动力,求学读书刻苦为先。
如今,兴章接近知天命之年,在书法上精益求精的同时,自己又尝试学习诗词楹联的创作,希望他能继续耕耘砚田,不断提升自己的书艺,更能以诗文提升书艺内涵,以文墨之气,来不断滋润自己的艺术人生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-
央视影音客户端
-
央视新闻客户端
-
熊猫频道客户端